通信产业报丨降低5G能耗,中信科移动如何因地制宜?

当前,全球已部署了176张5G商用网络,用户数超过5亿,5G不断地快速渗透发展,带来了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以及行业使能的破局,与此同时,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对ICT产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断攀升的能耗数字及控制排放的生产运营成本,给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日,中信科移动运营商网络产品线总裁邓鸿威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一张绿色、低碳的网络,赋能千行百业践行“双碳”愿景是中信科移动和运营商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要跟运营商一起寻求更节能的技术、更清洁的能源来构建绿色低碳网络。

绿色发展大势所趋

8月9日,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气候分析报告指出,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1摄氏度,而在未来二十年将继续升温,届时将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5摄氏度,全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出现将变得更加频繁和明显。

为避免全球进一步变暖,世界各国签署了《巴黎协定》并相继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气候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其规定要求的气候行动,顺应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2020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布3060双碳战略,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运营商也陆续发布了各自的“双碳”战略,制定了一定时间内的节能、减排等指标。

可以预见,“绿色”“低碳”“节能”“可持续”等关键词将成为未来业内持续关注的焦点,尽管“双碳”目标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也能倒逼信息通信行业进一步转型发展。

邓鸿威指出,随着传统通信业务的增长见顶,信息通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带来新的增长驱动,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三大着力点“因地制宜”降能耗

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以来,双碳战略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绿色5G将加速实现全球移动网络碳中和碳达峰,并通过赋能助力千行百业节能减排。

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发布了双碳行动计划,作为在中国通信企业耕耘多年的中信科移动也正不断积极投身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与运营商一道共同致力于绿色5G网络,聚焦5G节能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创新绿色5G网络和垂直行业新方案,形成面向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助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

众所周知,信息通信行业的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网络设备能耗,对此,中信科移动提出夯实三大着力点,“因地制宜”降能耗的创新理念,帮助运营商打造绿色低碳网络,并使能千行百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

邓鸿威指出,5G节能三大着力点指的是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节能。其中,设备级重点从器件、材料、硬件设计开展硬件节能方案研究;站点级主要从亚帧、通道关断及深度休眠等方面开展软件节能方案研究;网络级节能重点从多网协作角度,开展智能节能方案研究。

具体来看,在设备节能方面,中信科移动采用高功效GaN材料+优化DPD算法与多重手段优化AAU散热和高集成高工艺提升整机功耗,实现5G产品的整体功耗的下降。并且,在设备级节能的基础上,中信科移动推出了多频多制式合一产品,实现高集成、大容量的极简站点,可以简化天面,降低部署和维护的成本。

在5G网络现网建设中,中信科移动深挖5G本身节能降耗潜力,推广C-RAN组网方式,通过BBU基带资源池共享,节省硬件板卡配置,实现节能降本。

最后是网络级节能。中信科移动通过引入AI能力,形成新型绿色低碳技术,基于整个网络的实时负荷预测以及场景识别,精准调整节能策略,及时释放冗余资源以降低整网能耗,有效达成网络性能和节能效果之间的平衡,推动行业低碳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邓鸿威看来,设备商在节能技术推进中也面临一些难点和痛点。如网络级方案引入AI技术,方案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目前在数据质量提升、算法匹配优化及端到端全流程贯通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之处。“目前的节能方案从单一的‘功能节能’”走向‘业务节能’,如何根据网络业务特征匹配最佳的节能方式,从而达到网间深度协同,提升整网能效是后续需要研究的方向。”邓鸿威说。

无疑,5G应用的发展从To B端到To C端就是要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激活数字经济生态,因此,需要结合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持续开展产、学、研的协作,将先进技术转产到通信行业,赋能5G网络本身,助力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