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移动通信产业在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持续升级和泛在化,6G将实现全球立体深度覆盖,将空间、陆地以及海洋紧密无缝连接,并进一步以人为中心发展体域网络,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多层覆盖,以及多网络融合的智能泛在网络体系,构建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紧密连接的网络空间。
根据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移动通信系统每十年会更新并秉承“商用一代,规划一代”的发展原则, 目前,全球对于6G的探讨研究仍处于愿景架构阶段,业界希望通过6G使传统通信行业性能大幅提升,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2020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部门5D工作组(ITU-R WP5D)召开了第三十四次会议, 暨本年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后的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面向2030及未来(即 6G)的研究工作,并于同年10月向各大外部组织 发送联络函,征集业内相关机构对于6G技术发展趋势的观点。
当前中国乃至全球6G研发的大幕已经拉开,均在争先抢占战略性的6G技术高地。数据显示,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项,中国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专利申请占比35%(1.3万余项,约合1.58万件),位居全球首位。
“在不断加快5G网络建设的同时,我们认为应该同步启动面向6G的预研工作,做好新技术的储备工作。近日,中信科移动新技术部总经理索士强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全球众多国家、地区的学术界、产业界均已启动面向6G的研究工作,但目前6G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6G的愿景、需求、关键技术等还未达成共识。
据悉,中信科移动于2019年初组建面向6G的专家团队,开展了对于6G愿景、需求、能力与关键技术的系列研究工作,其中于2020年底发布的《全域覆盖•场景智联——6G愿景与技术趋势白皮书》更是其中代表。
《白皮书》内容分为从5G到6G、6G的总体愿景和需求、6G场景与应用概述、6G典型场景和应用展望、6G能力、6G技术趋势分析等六大部分,宏观的分析了6G的技术挑战与应用前景。
《白皮书》指出,6G应用场景和业务服务的拓展和深化,跨领域的能力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既要满足灵活具有弹性的定制化需求,又要保证移动通信基础网络的能力、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完整全面的技术标准目标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电信联盟将于2021年启动6G的总体愿景研究工作,在全球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6G的国际标准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热度居高不下的专利费问题,索士强指出,大家更加关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了,对于企业来说,就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创新性工作,以提升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力。
(通信产业报 党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