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我国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5G网络建设是应用发展的基础与应用创新的重要支撑,稳步推进5G网络部署、打造5G精品网络,是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之需。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企业、5G技术与产业的中坚力量、大型高科技中央企业中国信科集团下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科移动”)持续加强技术与标准创新、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助力运营商打造5G精品网络,为后续高性价比5G网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助力中国移动持续打造5G精品网络
中国移动已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全球最大5G精品网络。5G SA基站规模达到43.4万站,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的5G商用。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中信科移动已经具备丰富的产品与方案助力中国移动部署共建共享、高效协同的5G精品网络,在全国多个省份的精品5G网络建设及优化全面超越基准值,一些关键指标如上/下行速率等超越挑战值,完全满足5G SA商用网络的要求,其中兰州新区、山西晋城的网络指标全面达成5G SA测试挑战值,入选中国移动5G SA标杆示范区域。
经过两年的5G网络建设,2.6GHz NR已基本实现城区的连续覆盖,5G诉求已经向着提升用户感知、加强城区高价值区域业务体验转变,2.6GHz带内载波聚合需求应运而生。中信科移动依托某省5G成熟商用网络联合主流芯片厂商针对2.6GHz带内CA进行了功能和性能验证,现网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单用户双载波CA下行接近3Gbps(相比100MHz单载波速率提升近60%),终端驻留占比、切换成功率均为100%,语音回落稳定、话音清晰——中信科移动CA特性稳定且增益显著,为后续特性商用部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灵活的帧结构配置,4.9GHz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行业用户的业务需求,但异帧结构配置可能导致不同基站之间、终端之间存在交叉时隙干扰问题。中信科移动在中国移动的主导下,在兰州积极开展并完成了4.9GHz差异化帧结构的基本功能、性能以及交叉时隙干扰的相关测试,推动验证了多种干扰抑制方案用于解决上行业务因下行干扰引发性能下降问题的效果,为4.9GHz频率的商用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助力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持续打造精品5G共建共享网络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中信科移动践行央企担当,持续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技术与标准创新,与运营商携手打造5G精品网络,主要通过分区建设、站址资源与频谱资源共享、宽频多端口融合天线进行天面整合共享等方式成功解决了5G无线网络的一些建设难题和运营难题,实现降本增效、专注服务和创新,带动了用户感知优越的精品5G建设加速。
在基带产品方面
中信科移动推出了新一代4/5G EMB6216高性能多模BBU,支持全运营商、全频段、全制式,全站型共框及多重组网部署方式,整框能力达到业界最高水平。
在射频产品方面
中信科移动全新推出的32TR AAU产品不仅满足Sub 6GHz的3.5GHz频段组网需要,还可以支持多家运营商网络的共建共享需要;此外,中信科移动新推出的2.1GHz 4TR RRU,可实现低成本宏覆盖和深度覆盖能力,该产品性能卓越,最大可支持四级级联(大幅提高覆盖能力),并使用先进的GaN功放和节能技术实现降耗和轻量化升级,能有效降低运营商成本。
在室内覆盖方面
面向中高价值场景,中信科移动创新开发的2TR五点位方案,达到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产品部署成本约为4TR数字化室分系统的50%-70%,同时保持了数字化室分系统易扩展、易维护、建设快等优势。
在天馈系统方面
中信科移动推出了支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800M/900M/1.8G/2.1G/3.5G频段的多频多端口融合系列天线产品,支持800M、900M扩频共建共享,支持不同频段共天面建设和整合,解决5G天面不足的问题,在节省中国铁塔租金的同时可有效支撑NR2.1G建设,相关系列产品已通过中国电信集采测试并成功入围中国电信基站天线(2021年)集中采购项目,并通过中国联通集采测试。
助力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打造700M低成本精品网络
据运营商介绍,700 MHz 5G无线网将建设48万个基站,今年一期工程计划建设40万站。中信科移动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成本问题,打造了总体成本最优的700 MHz 5G建设方案、运维方案,具备“性能优,兼顾覆盖和容量”、“极低穿损,室内穿透性能优异”、“适配城深农广的多样化场景,兼顾成本和网络性能”等特色,提升700 MHz 5G网络建设的灵活性,建设最优总体成本、高性价比的700 MHz 5G网络。
在提升广覆盖能力方面
中信科移动在业界率先发布了700 MHz 4T4R RRU产品,并推出功率补偿提升方案(SSB Power Boosting),提升广覆盖能力,有效降低站址和设备投入。
在700 MHz 5G天馈建设上
中信科移动推出灵活的天面整合方案,不新增天面可根据现有天面实际情况和容量发展趋势需求,合理选择4448、444、独立700M等天线类型,以较低的投入快速建成700M打底网,达到最优覆盖效果;中信科移动招标送检的444、4448长款、4448短款三款天线在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组织的第一次常态化测试中就全部通过测试,产品性能良好,稳定可靠。
在低成本产品设计方面
中信科移动700 MHz 4T4R RRU可做到4级级联组网,RRU单级级联可拉远10km,级联最大距离可达20km;此外中信科移动全新推出的新一代4/5G高性能多模BBU,可支持全运营商、全频段、全制式、全站型共框及多重组网部署方式,较上一代产品集成度提升100%、容量提升100%、功耗下降50%。
在高性能抗干扰技术方面
中信科移动研发的智能无线侦测技术可大幅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提升网络容量以及用户感知;为进一步降低网络部署成本,中信科移动推出700M低成本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多SIB支持共建共享,小包优化算法等技术将单站覆盖能力最大化,充分挖掘无线资源潜力,整体建网成本可有效降低。
助力运营商持续节能降耗
由于5G基站的较大带宽配置、大规模天线应用和更强的计算能力,5G基站功耗相较于4G更高,相应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运营成本增加。中信科移动深挖降本增效,从设备节能、网络协同节能等维度推出了相应的节能方案,助力运营商打造绿色节能的5G网络。
在设备节能方面
中信科移动AAU采用高功效GaN材料,功放效率可达60%,同时采用高导热铝合金材料,导热系数提升30%;同时对AAU硬件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降低了器件温度和功耗,减小设备体积重量。
在组网节能方面
中信科移动的室外灯塔站、室内外协同节能、室分节能等方案,采用相应的算法,通过网络站间协同,达到协同节能的目标。同时,中信科移动还提供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可进一步助力站点节能降耗。现网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节能效果显著,在不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网络能耗大幅降低。
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向“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要求,作为新一代ICT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5G正在成为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中信科移动表示,将持续助力运营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降低全网的部署成本与运营成本,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加快形成“以建促用、建用结合”的发展模式。
--END--
扫码关注我们
CICT Mobile
微信号|cict_mobile
